2018-08-31 10:52:02
時下,陜西第二大獼猴桃產區(qū)——眉縣連片的獼猴桃園里,累累的果實已掛滿了枝頭,再過一個多月,果農們就要迎來豐收的時刻。雖然獼猴桃還在枝頭沒采下,但猴娃橋果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的1500畝獼猴桃早早地就被果商訂下了。
8月25日~26日,在碧護華果與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暨眉縣獼猴桃營銷洽談會上,猴娃橋果業(yè)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朱繼宏和果繽紛、雪峰源、深圳怡之意等果品銷售公司簽訂協(xié)議,不僅1500畝約600萬斤獼猴桃以高于市場價3毛錢的價格被收購,明年產的獼猴桃也被預訂了。
眉縣種獼猴桃的合作社大大小小100多個,為啥這個合作社的獼猴桃如此受客商追捧?到了猴娃橋果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的獼猴桃種植基地,記者探尋到了種出好吃又好賣獼猴桃的秘密。
雜草自然長告別除草劑
“天賦人間奇異果,地賜眉縣獼猴桃。”位于秦嶺北麓的眉縣,是國內公認的獼猴桃原產地和優(yōu)勢產區(qū)。眉縣主產徐香、海沃德等綠心獼猴桃,35萬畝耕地有30萬畝種了獼猴桃,“獼猴桃之鄉(xiāng)”的美譽實至名歸。
走進金渠鎮(zhèn)寧渠村和湯峪鎮(zhèn)屯莊村的獼猴桃種植示范基地,記者了解到,這里的獼猴桃都是大規(guī)模連片高標準種植,品種優(yōu)選、規(guī)范建園、配方施肥、科學修剪、充分授粉、綠色防控、合理負載、適時采收等十大標準化生產關鍵技術,基本已成為果農的標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重點推廣的果園生草技術,讓眉縣的獼猴桃種植基本告別了除草劑。在一棵棵獼猴桃樹下,任由綠油油的雜草自然生長,別有一番生機盎然的景象。
“果園生草可以提升土壤有機質,調節(jié)果園溫濕度,我們做過實驗,果園如果有草覆蓋,比沒有草覆蓋的果園溫度可以降低好幾度,可以說是發(fā)揮了一個小空調的作用。而且地上有草,紅蜘蛛等害蟲就在草間活動,也不愛上樹為害。”提到果園生草的好處,猴娃橋果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的鄉(xiāng)土專家胡勝利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胡勝利告訴記者,推廣果園生草一開始老百姓也不愿意接受。“大家總認為雜草會跟樹爭肥,不給果園除草是懶漢的做法,別人會說你照顧果園不勤快。我們就先做給大家看,生草種的獼猴桃樹葉子就是好,不會有日灼病,葉子好果就好,老百姓看到效果就服氣了,現在這一技術已經基本實現全覆蓋。”
蚯蚓蜜蜂多了果園生態(tài)更健康
不僅做到了不用除草劑,朱繼宏告訴記者,現在合作社有不少果園已經可以做到不用殺蟲劑了,只需要在開春打石硫合劑清園,摘果、落葉和冬剪后打殺菌劑預防潰瘍病就可以了。
不用殺蟲劑怎么防控蟲害呢?原來,除了采用殺蟲燈、粘蟲板等綠色防控技術,合作社近年來開始采用碧護生態(tài)綜合技術,可以有效強壯樹體,提高抗性,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北京成禾佳信農資貿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jiān)魏佳峰介紹說,碧護生態(tài)綜合技術又稱為三噴兩灌一授粉技術,主要用碧護(赤霉酸·吲哚乙酸·蕓苔素)和生物助劑、硅肥等產品,在萌芽期-展葉期、開花前、花期、幼果期-膨大期等獼猴桃生長的關鍵時期,或葉面噴施或地下灌根,可以起到促進根系生長、花芽整齊、授粉坐果、膨果均勻、保葉壯樹和預防凍害的作用,有力地提升了果實的品質。
“這獼猴桃就跟人一樣的,身體強壯了,自然就少生病。土好、樹好、根好,病蟲害也就少了,即便有一些紅蜘蛛等蟲害,在可控范圍內就行了,不一定非要把它們殺滅。”朱繼宏說,這幾年可以明顯感受到果園的變化,地里的蚯蚓多了,樹上的蜜蜂多了,果園生態(tài)更健康,果子品質和口感也更好了。
正如北京成禾佳信農資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榮娟所說,化學農藥不是解決病蟲害的唯一方法,還有更智慧、更先進的生態(tài)技術手段,能夠讓土壤和植物充滿健康與活力。“我們全面推廣碧護生態(tài)綜合技術,多年來用嚴謹的示范數據和農民豐收的笑臉見證了這一技術在減少用藥、抗逆增產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控產量提品質走優(yōu)質優(yōu)價之路
我國是世界獼猴桃的原產地,眉縣的獼猴桃種植水平相對較高,但是幾元錢一斤的價格,和新西蘭論個賣的獼猴桃相比,依然相距甚遠,這讓朱繼宏立下一個志向——“必須得把品質搞上去,走優(yōu)質優(yōu)價的路子。”以前,獼猴桃的產量一般在5000~7000斤,現在他們引導種植戶轉變觀念,將畝產量控制在4000斤左右。
朱繼宏常說自己的合作社是“泥腿子團隊”,但作為“泥腿子團隊”的領頭羊,他的許多理念讓記者覺得不一般。他說,高產量并不意味著高收益,追求產量對樹體消耗大,獼猴桃樹的盛果期可以達到50~70年,不能早早把樹累壞了,所以要合理負載,控制產量,提高品質,提高單價,才能增加實際的收益。同時他正在探索推廣獼猴桃不套袋技術,可以讓獼猴桃更好吃,而且省工省力。
合作社這兩年已經嘗到了品質增收的甜頭。得益于碧護生態(tài)綜合技術的應用,合作社種植的獼猴桃賣出了好價錢,以屯莊村果農張萬賢為例,四畝多獼猴桃園收入從2016年的7萬多元提高到了2017年的12萬元,實現了脫貧致富。今年與合作社簽訂合同的果商也明確表示,只要是用了碧護生態(tài)綜合技術種植的獼猴桃,有多少收多少,這讓朱繼宏信心十足,明年要將碧護生態(tài)綜合技術推廣面積擴大到5000畝以上。
“種好獼猴桃,比外出打工強多了??粗麡溟L得好,自己也越干越帶勁。”朱繼宏說,他的夢想是要做獼猴桃標準化種植的引領者,讓合作社種植的獼猴桃品牌更響,價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