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16:55:54
最近讀到了朋友圈中的一條熱門推送,標題是“那盆被欺負30天的植物,被罵死了……”。文章講的是,有人在阿聯(lián)酋宜家挑選了兩株長得差不多的盆栽,套上透明罩子,放在校園里。每天給他們施一樣的肥,澆一樣的水,曬太陽也是同進同出。
不同的是,左邊那盆上寫著“這株植物被霸凌”,右邊則是“這株植物被褒獎”。然后錄好音并把音頻在植物身邊循環(huán)播放,左邊一株每天聆聽的音頻是“你就是廢物,你一無是處!”“你長得一點都不綠!”“你看起來像快爛了一樣”。相比起來,右邊這株受到的待遇就是殿堂級的了。說的都是“我喜歡你做自己的樣子”“一見你我就特開心”“你真的很美!”“這個世界因你而改變”。
就這樣持續(xù)進行了30天后,最后的實驗結(jié)果可以說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左邊那株被語言攻擊了30天的植物,活生生給罵枯了;而右邊那株每天被夸獎的,則長得好好的。這個實驗本義是為了證明“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么大。但就實驗本身來說,卻表明了植物似乎也是有意識的,能夠聽懂人類的語言。事實究竟如何呢?
被這條朋友圈推文刷屏的時間段里,我手邊正好讀的是《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這本書的作者丹尼爾·查莫維茨的觀點就是,植物也是有“意識”的,準確地講就是植物對它們周邊的世界有敏銳的意識。
植物能夠看到什么?植物能嗅到什么?植物又能記住什么?在作者看來,它們對環(huán)境有意識,能夠區(qū)分紅光、藍光、遠紅光和紫外線,分別做出相應的反應;它們對周圍的氣味環(huán)境有意識,能夠?qū)諝庵酗h蕩的微量揮發(fā)物產(chǎn)生反應;它們知道什么時候被碰觸,也可以區(qū)分不同的接觸;它們對重力有意識,能夠改變自己的形態(tài)以保證莖向上長,根向下伸等等。所以,如果當你觸摸一片葉子,它會記住這種被觸摸的感覺,但并不代表,這棵樹會記得你。
這本書在植物學研究之外,帶給普通讀者最大的啟示就是,千萬不要小看我們身邊的植物。其實,植物和動物之間的基因差異并不像我們原來想的那么大。植物擁有極為精密的感覺系統(tǒng),它們也有著比我們想象的更為復雜的生存方式。
在自己動手栽培植物之前,其實,對于植物我也過于輕視了。直到我親眼見證,隨手種下的牽?;ǚN子,是如何在短短幾個月間發(fā)芽、生長、開花,然后極具侵略性地爬滿了幾乎整個小院,而其他花草,似乎都成了這些牽牛花的手下敗將。作為一年生的纏繞草本植物,牽牛何以能憑借本能纏繞一切可能借助的物體,無休止地擴張自己的地盤?它究竟是如何選擇纏繞物,如何選擇生長方向,又是如何干掉其他植物的?在這本《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里,你都會找到解答。
再說回那個植物被“罵”死的實驗。由于我們無法考證這個實驗的具體情況、兩株植物在實驗前的健康狀況、實驗的環(huán)境、學生對植物是否采取其他措施等等。所以對于實驗的結(jié)果,其實并不能完全采信。但聽不懂人類的語言的植物的確可以“聽”到學生們的言語,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兩株植物有了不同的結(jié)局,需要對實驗進行充分的論證,或者在嚴密精準的條件下重新實驗。我想,如果本書的作者也聽說了阿聯(lián)酋的這個實驗,也許會有興趣繼續(xù)研究。
所以,感性地講,如果你愛一株植物,不要忘了告訴它。雖然,它不會記得你的名字和模樣,卻能夠感受到你的觸摸,你對它說話時空氣的流動,也許你就會成為它生命里唯一一個對它表達愛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