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2 09:01:00
隨著外界溫度升高,夜間棚室風口關閉后,濕度增大,很容易導致蔬菜發(fā)生各種“爛”,如莖稈內部腐爛(細菌性髓部壞死)、果實腐爛(潰瘍病或軟腐?。┑?。特別是冷空氣來臨后放風時間短,或者是澆水沖肥后,棚內干濕變化劇烈,短時間內濕度增加,上述細菌性病害更易發(fā)生。在此,提醒菜農朋友近期應重防細菌性病害。
及時排濕近段時間風大溫度低,棚室通風時間縮短,棚內濕度較大,再加上澆水沖肥,棚內濕度增加劇烈,所以在保證棚溫的前提下,盡量加大通風排濕,澆水后,適當晚關閉風口,同時次日上午早開風口,加大通風量,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發(fā)生。
避免傷口的出現(xiàn)整枝打杈、落蔓等農事操作均會造成傷口,這便給細菌提供了絕佳的繁殖和侵染條件,保護不住這些傷口,便阻擋不了細菌的蔓延。在此提醒菜農,整枝打杈選擇在晴天進行,同時留下葉柄,利于傷口的愈合。澆水后的1-2天內,盡量不要進行整枝打杈,因為澆水后,植株含水量大,增加了病害侵染幾率。
及時用藥預防整枝打杈后,要及時噴施保護劑,如銅制劑、中生菌素等,對于已經染病的植株,菜農應先將發(fā)病的葉片、果實摘除,同時用春雷霉素、葉枯唑等內吸性藥劑配合銅制劑等噴施,防止病害傳播。對于細菌性髓部壞死,菜農可用藥劑涂抹或注射的方式來用藥,提高防治效果。(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