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7 14:23:15
“弱有所扶”,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被提及,進一步拓展了我國民生保障的內涵。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則宣示了我國反貧困戰(zhàn)略的重要轉變。
貧困不只產生在農村,脫貧攻堅決勝前夜,不妨將目光轉向城市,直面高樓大廈下的“相對貧困”群體。“相對貧困”的范圍,包括經常性或臨時性處于生活窘迫和發(fā)展困境的群體。他們的生活,仿佛恰好在“陽光的背陰處”這一隱秘角落。
部分經濟發(fā)展相對領先的省、市抓住社會救助制度改革的契機,逐步探索對相對貧困群體的救助機制。在積累了有益經驗后總結出:如何精準識別隱性貧困、如何破除精神貧困,是救助工作最難解析的兩道題。
1
當“救窮”轉為“扶弱”
相對于“貧”,“弱”雖然沒有明確定義,卻必然覆蓋更多人群。
上海市民王先生就是其中代表。他身患腦梗并伴有嚴重冠心病,老伴除患糖尿病等老年常見病外,還有抑郁癥和二級精神障礙。王先生無子女,獨自照料老伴時常身心俱疲。
街道社工了解到王先生的境況,想幫,卻一度無從下手。“如果單看收入,以王先生的退休金還夠不到上?,F(xiàn)行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但不足10平方米的居住條件和照料精神障礙者帶來的心理壓力,分明讓王先生深陷困境。”
是不是“真貧”?教育就業(yè)、生活狀況、身心健康、社會融入等都應成為評估的新維度。上海市長寧區(qū)是全國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區(qū),率先探索破解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以收入標準為基礎,引入多維評估指標,長寧區(qū)建立了社會救助的“四圈”防線。其中,第一圈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第二圈為低收入家庭;第三圈為支出型貧困家庭;第四圈為特殊困難家庭,包括困難未成年人群體、困難殘疾人群體、失獨家庭、意外事故困難家庭等。
在這一體系下,2019年長寧區(qū)救助目標對象,從原先以低保家庭為主約6100人擴至約3.5萬人,占全區(qū)戶籍人口比例從約1%升至約6%。
新冠肺炎疫情使一些家庭陷入臨時困境。非滬籍人員栗先生夫妻因疫情停工在家,又有三胞胎女兒需要撫養(yǎng),家庭生活困難重重。社區(qū)救助顧問通過入戶調查了解到這一情況,一次性給予幫扶金3400元。
按往常規(guī)定,救助工作必須嚴格進行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但時逢疫情,“先救助,緩核對”的舉措著實讓不少受助者心暖。通過簡化臨時救助手續(xù),暫緩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民主評議等舉措,更多因疫致貧人群得到了臨時困境補助,挺過了最難的日子。
“難”有百樣,錢不能解決一切。不少基層社區(qū)都將救助方式從現(xiàn)金或實物救助轉變?yōu)榫C合性救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導等服務內容向受助者精準提供。23歲的上海市民小陳,因父親吸毒過世背負沉重債務,患上抑郁癥后一度有輕生念頭。救助社工及時介入,為其設計個性化救助方案,最大程度增加月收入,為其提供房屋修繕啟動資金,幫助其以房屋出租方式緩解債務壓力。目前,小陳順利考入上海開放大學航空運輸學院,人生得以改寫。
長寧區(qū)民政局局長章維說,結構性貧困、能力貧困、臨時貧困等“新貧困”人群的納入,實現(xiàn)了救助范圍從絕對貧困到相對貧困的初步延伸。
上海長寧區(qū)利用大數(shù)據(jù)開展社會救助體系
2
“新治貧”基于平等理念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葛道順說,不少城市低收入和相對貧困人群抱有一種“心態(tài)貧困”,當然也有人自知貧困且主動作為,但因能力不足、社會融入困難等因素未能脫困。“這都需要政府部門拿出激勵機制,提供就業(yè)及心理輔導等,提升他們抵御困難的能力。社會救助工作要從救助基本生活向重視救助對象治本脫貧與發(fā)揮潛能方面轉變。”
作為脫貧致富的主體,只有破除精神貧困,才有動力自我脫困,而社會救助工作不僅要授人以漁,更應在受助者心里植入助人自助的理念。
“形單影只”是不少城市老人的寫照,走出精神困境,才有幸福晚景。在北京順義區(qū),救助社工為老人籌劃“小劇場”“廚房小課堂”等專場活動,幫助老人走出家門,拓展朋友圈。漸漸豐富的精神世界,有效提升了老人的生活質量。
在上海靜安區(qū),一項名為“橋計劃”的多重困境家庭綜合服務項目被列為區(qū)政府年度重點工作。政府聘請社工針對困境家庭開展政策信息咨詢對接服務,幫助他們獲得就業(yè)機會;持續(xù)開展關懷探訪服務,為家庭提供身心情感支持。該項目鼓勵受助大學生成為志愿者,為社區(qū)困難家庭中小學生進行義務家教,這既保護了大學生的自尊心,也促進了“自助+互助”氛圍的形成。
2020年,我國將整體告別因物質財富匱乏造成的絕對貧困,但作為復雜社會現(xiàn)象的貧困問題會長期存在。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秦慧等人認為,相對貧困治理的目標應從“兩不愁三保障”轉變?yōu)榛趧趧悠降龋ò▌趧訖嗬降?、勞動機會平等、勞動成果平等共享)的生活質量提高和發(fā)展前景平等,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3
持續(xù)關注相對“新貧困”
社會救助綜合改革,經過實踐后形成了經驗,也暴露出救助機制的短板。據(jù)此,業(yè)內人士提出多項建議。
一是建立健全貧困預警與主動發(fā)現(xiàn)機制。目前上海建立的“社區(qū)救助顧問精準評估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困境程度智能識別、困境人群精準鎖定、救助政策人機咨詢等功能,同時還有數(shù)百名社區(qū)救助顧問深入基層送政策、鏈接救助資源。但基層人力有限,依托信息技術建立“貧困信號燈”提升救助智能化水平是重要方向,為此還需進一步破除數(shù)據(jù)壁壘,促進救助數(shù)據(jù)在人社、衛(wèi)健、醫(yī)保、房管等部門間交換共享。
二是加快培育參與救助工作的社會力量。變生存型救助為發(fā)展型救助,為受助對象提供精神慰藉、行為矯治、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服務,社會組織應發(fā)揮更大作用。但基層工作人員反映,當前還存在救助類社會組織偏少、服務項目精細化程度不高、政府購買社會救助項目資金不足等問題。建議鼓勵加大購買服務力度,明確救助社會工作的專門服務清單,規(guī)范救助社會服務與現(xiàn)有救助工作體制機制的融合。
三是增加對城市流動人口的重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聶晨表示,扶貧政策的戶籍地原則和政策體系的城鄉(xiāng)分割,使大量流動到城市的人口陷入既脫離了農村扶貧體系,又難以進入城市救助體系的“兩頭空”境地,極易成為新貧困人群。建議要逐漸把這類人群納入城市救助和公共服務的對象,尤其做好疫情等突發(fā)公共事件中困難群眾急難救助工作,在相關應急救助預案中明確救助政策、措施、程序等內容。
北京平谷區(qū)低保對象劉強感激社工對自己的幫助。
在經濟社會轉型期,相對貧困人群處于動態(tài)變化中,要從市場經濟風險、城鄉(xiāng)一體化、消費型社會發(fā)展等角度,持續(xù)研究可能出現(xiàn)的“新貧困”,通過科學的動態(tài)管理進行干預。(記者 吳振東 邰思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