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14:58:07
天然產物農藥高效、安全,且環(huán)境相容性好,在植物病蟲害防控、保護我國糧食安全領域具有不可或缺的戰(zhàn)略地位。但因產量普遍較低,致使天然產物農藥的產業(yè)化乃至普及都存在困難……
如何才能提升天然產物農藥的產量?筆者從中國農科院獲悉,該院植保所綠色靶標分子設計創(chuàng)新團隊近日受邀于《生物技術近期評述》系統(tǒng)闡述了鏈霉菌聚酮類天然產物農藥生產中,前體代謝途徑改造及菌株高產的合成生物學策略。
據文章第一作者李珊珊副研究員介紹,天然產物農藥,一般指微生物產生的具有農用價值的次生代謝產物,鏈霉菌是主要的工業(yè)生產菌。目前,各國都在著力開發(fā)天然產物農藥,其應用前景廣泛。然而,由于鏈霉菌生長代謝調控機制復雜,難以人為調控,在生產中,通常產量都比較低,高產菌開發(fā)緩慢,尤其是發(fā)酵工業(yè),面臨產量低、成本高等共性問題,嚴重阻礙了天然產物農藥的開發(fā)與應用。
李珊珊介紹,其產量和菌株生長均與前體途徑密不可分。所謂前體,即代謝目標產物的“原料”,就好像蓋樓用的磚塊一樣。此次發(fā)表的文章中,系統(tǒng)闡述了鏈霉菌聚酮類天然產物生物合成必需的輔酶A類前體物質的生物合成途徑,包括自身途徑和異源途徑。自身途徑,即鏈霉菌在生長代謝中,其自身是通過何種途徑合成了我們所需要的天然產物農藥;異源途徑,即通過外力干涉,在鏈霉菌生產代謝中,產生性的合成途徑。
此外,文章還總結了提高菌株產量過程中優(yōu)化、適配這些代謝途徑的合成生物學策略。據介紹,闡明天然產物農藥合成機理,構建高效的前體供應途徑,對于菌株健康生長并提高目標天然產物的產量,具有重要價值。在實際生產中,這對利用合成生物學策略重構更高效的天然產物農藥合成途徑,獲得高產工業(yè)生產菌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科院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等項目資助。
科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