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08:53:00
金山廊下,這片綠色田野上,建成一座座白色的蘑菇工廠。
作為小有名氣的蘑菇產地,早在上世紀70年代,當地農民就開始種植雙孢蘑菇。
如今,廊下鎮(zhèn)打造全新的“蘑菇小鎮(zhèn)”,菇農們紛紛抓住機遇轉型。在政府的扶持下,向工廠化栽培邁進,原本的傳統(tǒng)菇棚被一一拆除。
而在山塘村,有一家人,仍堅持傳統(tǒng)的蘑菇種植方式。他們在這陣變革的浪潮里,堅持著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不比產量比質量
華淋頡家的5畝羊肚菌上市了。
經過三年的不斷試驗和調整,羊肚菌的產量和品質終于穩(wěn)定下來。“現(xiàn)在每畝產量350斤左右,未來想通過種植技術改良,使產量達到600斤。”
華淋頡告訴記者,他們是金山第一批嘗試種植羊肚菌的人。
這兩年,廊下這片綠色田園上,傳統(tǒng)菇棚越拆越少,現(xiàn)代化蘑菇工廠取而代之。像華淋頡一家人這樣,仍堅持傳統(tǒng)種植模式的菇農已為數不多。
蘑菇小鎮(zhèn)里,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陣變革的浪潮中,如何存活下來?如何在異軍突起的蘑菇產業(yè)中,保有一席之地?
“要比產量,肯定是比不過的。”華淋頡說,爸爸有著過硬的種植技術,媽媽是營銷能手。一家人很清楚自身的優(yōu)劣勢,靠產品品質和豐富的品種立身是唯一的選擇,也是他們一直以來的經營理念。多年來,他們不斷突破和挑戰(zhàn),姬菇、猴頭菇、杏鮑菇、香菇、赤松茸、黃色金針菇等品種的成功種植就是最好的證明。
相比之下,試種羊肚菌是一個大膽的嘗試。當華淋頡提議種植羊肚菌時,爸爸面露難色:“這個真的很難種。”轉身就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去。
羊肚菌種植難度大,對生長環(huán)境和種植流程要求頗高,需要種植戶不斷嘗試和調整。“種植過程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就無法補救了。”即便是爸爸這樣種植蘑菇的技術“大神”,也經歷了屢次失敗,默默承受不少人的冷嘲熱諷。
屏蔽外界一切雜音,三年里,爸爸作為技術擔當,全情投入到羊肚菌的試種中去。自己琢磨不透,就到外地考察學習。終于在第四年,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種植技術。
泥土里冒出尖尖來的羊肚菌,回報了1000多個日夜里的牽掛與付出。
辛苦和平淡皆是選擇
今年27歲的華淋頡,大學畢業(yè)后就和父母一起經營合作社。如今她已經承擔起了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個清晨和夜晚,華淋頡和媽媽都要去蘑菇棚里,和她的蘑菇寶寶們問好。穿梭在昏暗的蘑菇棚里,毛茸茸的猴頭菇白如雪,個個結實的杏鮑菇可愛十分,即使手機里已有上千個蘑菇們的可愛模樣,華淋頡還是忍不住拍下現(xiàn)時的所見。當看到掉在地上的猴頭菇,她心疼地撿起來,抱在懷里輕輕撫摸,還來不及拍去身上的灰塵。和蘑菇們打了這么多年交道,一家人還是會被這些生命感動,還是用心愛護著每一顆破土而出的蘑菇。
采摘蘑菇也是個技術活,華淋頡一邊輕輕摘下成熟的雙孢蘑菇,一邊告訴記者,媽媽摘下的蘑菇總是干干凈凈。工人們一不小心,就會在蘑菇上留下一道道深色的印子。她笑著說,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習,比如爸爸的種植技術和媽媽的銷售能力。
多年經營,知新營生產的蘑菇品質上乘,圈粉了一批客戶。即便是售價高達200多元一斤的羊肚菌,也是供不應求。他們可以過更好的生活,卻甘于在這片土地上過著外人看來不體面的日子。
別人眼里不體面的生活,卻是他們向往的生活。在知新營基地里,點點滴滴都透著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一家人吃、住都在基地里,還有三只狗與他們共同生活。上個月,一只母狗剛剛誕下四只小狗,媽媽為它們取名為“四季”。毛竹搭起來的辦公室前,種植著多肉和油菜花,幾塊磚頭搭成了造型別致的花壇。門前的橘子樹結了果,卻沒熬過寒潮。凍壞的橘子依然紅火,成了這幢小屋最好的點綴。
一家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帶著一顆甘于平淡的心,默默經營好自己的小天地。
他們不是被時代浪潮拋棄的人,辛苦而平淡的生活,是他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