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09:19:00
攪團,是陜西的一道民間美食,熱攪團通常在冬季吃,熱熱燙燙的感覺很溫暖很享受。小時候常聽老人說“:年三十吃攪團,團團圓圓;年三十吃攪團,補窮窟窿。”攪團果真有這樣神奇的功效嗎?不得而知,反正我是自小吃玉米、麥面攪團長大的,對這種美食充滿了感激與向往之情。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對于生長在渭北旱原的農(nóng)村人來說,攪團就是家常便飯。記得小時候,每次打攪團幾乎都是全家齊動手。父親燒水,母親洗菜切菜、備足玉米面,我們姐弟仨剝蒜、砸蒜。等鐵鍋里的水燒開了,母親從鍋里舀出大部分水晾在盆子里,只留少部分水在鍋里,接著,她一手拿著搟面杖在鍋里攪動,一手往鍋里均勻地撒玉米面粉,直到把稀面糊攪成黏黏的面團,母親才停止撒面粉,然后兩手緊握搟面杖用力攪拌。此時,父親也停止了燒火,他和母親兩人換著攪攪團。俗話說“:攪團要好,七十二攪。”要想吃到光滑細嫩的攪團,必須在出鍋前翻攪百十回合不可,否則,就很難保證能吃到稱心如意的攪團??上攵?,面團不僅會粘鍋,還會粘搟面杖,要攪動面團必須得用力才行。大約攪過四五十回合后,母親往鍋里添一些開水,這時,水多了,面團就化成了面糊狀。父親繼續(xù)在鍋下燒火,但此時必須用麥草(麥秸稈)做柴火,把它們分散在鍋底細火慢燒,以防止火大而把鍋底燒糊。父親一邊慢條斯理地燒火,母親則一邊在鍋里不停地攪拌,直到看見面糊光滑細膩起來。接著,母親依據(jù)攪團的軟硬再往鍋里添一些開水,蓋住鍋蓋,讓父親繼續(xù)慢火燒一會兒差不多就燜熟了。熟了的攪團會散發(fā)出陣陣烤焙的香氣,于是,母親揭開鍋先在大瓷盤里晾上薄薄的一層,再給我們每人盛一碗,準確地說,應(yīng)該是多半碗,因為多了,碗里就沒有夾菜、澆蒜泥湯汁的地方了。
要想攪團吃得香,蒜泥湯汁是關(guān)鍵。當我們姐弟仨在一個大碗里搗爛蒜泥后,母親先往碗里放入適量的鹽、辣面和生姜末,然后拿出一把鐵勺,在里面倒入少半勺的菜籽油后伸進灶膛用細火燒起來。等清油散熱飄香時,母親知道油熟了,她便趁著油熱潑進蒜泥碗里,只聽見“滋滋——”的響聲,那是油煎蒜泥、辣面和生姜末發(fā)出的聲音,此時,母親連忙在鐵勺內(nèi)倒入醋,醋遇到熱鐵勺后迅速被燙熱了,母親再把熱醋倒入蒜泥碗里,瞬間,一股酸辣香的氣味就彌漫了整個灶房。
炎熱的夏天最適合吃涼攪團。等熱攪團在大瓷盤里冷卻以后,把它切成細條兒,再澆上蒜泥湯汁,放入一些莧菜或灰菜,然后攪拌幾下,讓湯汁浸染上每一根細條兒,這時的涼攪團吃起來會更筋道、更細滑、更爽口。
對于現(xiàn)在的人來說,玉米面是一種粗糧,它只是調(diào)節(jié)胃口、改善營養(yǎng)的美食,而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時代,玉米面成了養(yǎng)家糊口的主要口糧。如果不吃玉米面,光吃麥面是遠遠不夠的?,F(xiàn)在想想,母親變著花樣給我們姐弟仨吃攪團,是為了讓我們填飽肚子啊。
時過境遷,經(jīng)過多年工藝改良的攪團,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譽滿三秦的風味小吃了。雖說如此,可早已習慣了吃攪團的我,對吃攪團總有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愫。在外面待久了,闖蕩累了,總會想起母親做的攪團來。正因如此,攪團也成了維系親情的重要紐帶,我也希望親人、朋友、鄰里能像攪團那樣相處得熱熱乎乎,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