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3 17:40:14
說到過期農藥,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不能用了,就像牛奶過期了,擔心喝出問題、鬧肚子!農藥過期后,怕用出問題或怕不管用了。但是過期農藥是不是都是已經變質的或者是已經失效了呢?
其實也并不是這樣!那么!過期農藥到底還能不能使用的呢?
今天聽聽董老師給大家聊聊過期農藥到底能不能用的話題。
首先我們大家要知道的,農藥是一種特殊商品,其保質期是按照正常劑量下對植物病、蟲、草害應達到的預期防治效果確定的,也是國家要求農藥生產企業(yè)對農藥經銷商及使用者的一種承諾的體現(xiàn),告訴大家在質量保質期內,放心使用。而不是說過了保質期就不能使用了。
很多過期的農藥,只要其劑型癥狀不改變,比如說粉劑不結塊、懸浮劑不分層、乳油不渾濁、顆粒劑不變形、液體不產生絮狀等,只要適當加大點使用劑量,嚴格按照科學的方法使用,仍然有很好的殺蟲、防病效果。而過期的食品等一般商品,顯然是“失效、變質”或不“安全”的,不能通過多吃、多用來解決問題。
其次,農藥毒性大、污染性強,我們不能輕易的就把它銷毀或隨意丟棄。即使是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采用特殊的技術措施將它銷毀,也只能做到盡量減少污染,而且銷毀代價較大,如果其癥狀有所改變,可在農業(yè)技術人員推薦下?lián)Q為其他方式用藥,比如可以沖施、拌毒土、進行土壤處理,殺滅土壤病菌及地下害蟲。
因此,不提倡將過期的農藥都統(tǒng)統(tǒng)銷毀。
用藥前要看出產日期及保質期,保質期還沒有到的,要嚴格按照指導用量使用;保質期過了不久的,要按照其藥效情形恰當增添用量。因為有的農藥一旦過時,藥效就隨之降低;有的農藥雖然過時,但藥效仍連結根基不變。在使用過時農藥時,初次使用量必然要按照指導用量噴藥,使用后3-5天后,察看其殺病蟲結果,如結果不是很理想,可以在原本的基本上恰當增添用量;如二次噴后結果仍舊不明顯,就需要換農藥或交替使用農藥;如使用后效果顯著,可繼續(xù)使用。
要按照作物發(fā)展階段把握用量。尤其處在苗期階段的作物,葉面積小,用藥量也要相應削減,但噴灑農藥仍要按指導用量比例配兌。在其他階段,可適量增添過期農藥的用量。
最后,農藥還要噴灑平均。噴灑農藥時,要使藥水始終連結在氣室的壓力刻度線上,在這樣的壓力下,噴出的藥釀成細小的霧滴,能平均附著在葉片正、后背。一般噴灑時,將噴嘴放在作物葉片下,嘴口朝上,葉片正、后背都能平均噴灑到,不必轉變噴頭位置,一般噴1次為好,不能在同一時刻進行多次噴施,否則易發(fā)生藥害。
其實,過期農藥并非都是“失效、變質”的農藥,而是按照原使用劑量達不到預期使用效果的農藥。在適當加大用量后,很多過期農藥仍然能夠使用。而且,從環(huán)保的角度來講,將過期農藥“用掉”,顯然比花費力氣將其銷毀更為劃算。你覺得呢?
過期農藥到底該如何處理。
過期農藥不同于假農藥和劣質農藥,使用假劣農藥會給農業(yè)生產和農民收入帶來損失。對假農藥、劣質農藥,國家行政法規(guī)明令禁止生產和使用。但農藥過期后,一般還具有一定的使用效能,對植物病蟲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所以,對過期農藥并不一律禁止銷售。
《農藥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超過產品質量保證期限的農藥產品,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藥檢定機構檢驗,符合標準的,可以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銷售;但是,必須注明‘過期農藥’字樣,并附具使用方法和用量。
根據該規(guī)定,銷售的過期農藥應當符合以下這些條件:
(1)必須是經過省級農業(yè)廳農藥檢定機構或者農業(yè)部的農藥檢定機構檢驗,仍然符合農藥的標準的。如果經檢定已經喪失了使用的效能,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農藥標準的過期農藥,不得銷售。
(2)只能在限定的期限內銷售。
(3)必須在農藥產品包裝上注明“過期農藥”的字樣。由于農藥過期后,其效能肯定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因此,還必須根據實際效能,明確載明使用方法和劑量。
不符合上述條件的過期農藥不得銷售,廣大農民在購買過期農藥時,要先查明是否符合上述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