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3 09:31:00
趙瑜正在觀察小麥生長狀況
趙瑜與助理正在田間觀察登記小麥生長狀況
全媒體記者 唐艷麗 王朝陽
一顆小小的種子意味著希望與收獲,既關乎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也承載著世世代代中國人對于土地的深情。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打好種業(yè)翻身仗。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強調,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種子有多么珍貴與重要,常年和土地打交道的人最有發(fā)言權。
從即日起,《農業(yè)科技報》開設《糧安天下·中國農科城里的“育種家”》欄目,記者將深入采訪從事種子繁育、推廣的一線科技工作者代表,講述他們和種子的故事。本期刊登第一篇《60年,9個品種,48億元!一位耄耋老人的豪“麥”人生》。
初夏時節(jié),站在陜西省扶風縣豆村農場的麥田放眼望去,60余畝麥田翻滾著麥浪。86歲的小麥育種家、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員趙瑜雖滿頭銀發(fā),卻精神矍鑠,他蹲走在麥田中央一邊記錄著小麥品種的生長習性,一邊對助手搜集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60年來,變的是一茬茬由綠變黃的麥田,不變的是一顆育種的初心,他育成的9個小麥新品種,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60年來,變的是一屆屆往來的師生,不變的是扎根農場的毅力,在扶風豆村農場,他詮釋了一名育種家的“農科情懷”。
60年來,他始終布衣粗食,安貧樂道,不慕名利,把育種事業(yè)作為人生的理想信念,他的事跡鼓勵著同行,感染著后輩。
……
當前,正處在小麥育種雜交試驗的關鍵時期,每天早晨天微亮,趙瑜就匆忙起床,來到試驗田里開始工作。
“育種試驗需要的就是細心與勤快,不怕苦,不怕累,時刻觀察小麥的變化,隨時做好記錄。”上午九時,趙瑜已在試驗田與辦公室之間往返了三趟。
謹記恩師言 “搞育種離不開土地和農民!”
1935年,趙瑜出生在甘肅省永登縣一個偏僻農村,從小經(jīng)歷了饑餓,因此趙瑜對農業(yè)有著別樣情懷。孩提時代,最讓趙瑜感受深刻的是農民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卻還是吃不飽穿不暖。
中學時代,在一次生物課堂上,趙瑜受到了蘇聯(lián)植物育種家米丘林電影的啟迪,更對育種事業(y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55年高中畢業(yè)后,年僅20歲的趙瑜面臨著人生首次選擇。在成績達到清華、北大等眾多名校的錄取線時,趙瑜婉拒了同學、班主任的好心相勸,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北京農業(yè)大學(現(xiàn)中國農業(yè)大學),一腳踏進了農業(yè)的大門。
趙瑜鐵了心從事育種,一個重要原因是大三期間他師從著名小麥育種專家蔡旭院士,在恩師耳濡目染的熏陶下,趙瑜對育種產生濃厚興趣,并且進步的非???。
“搞育種離不開土地和農民。”這是恩師留給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也正是在這句話的鼓勵下,趙瑜的育種夢一堅持就是60余年。
人生有很多“十字路口”,但趙瑜的“十字路口”似乎更多。轉眼間,在大學畢業(yè)時,趙瑜又邁向了新的“十字路口”。
是留校任教還是下鄉(xiāng)育種,是南下南京還是西行入陜……既然堅定了“育種夢”,趙瑜再一次婉拒了同窗及恩師的好心相勸,堅守初心選擇了西行入陜。
肩負小麥育種使命 半個多世紀初心不改
來陜西扶風豆村農場工作的近60年里,趙瑜將這段時光定義為人生“三步曲”。
從起初在一間簡陋的屋子搞了八年育種;到后來蓋了10間磚瓦結構小屋,搞了近四十年育種;再到學校為自己搭建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二層小樓的十余年里,趙瑜的育種初心始終沒有變,他節(jié)衣縮食的性格也沒有變……
剛到陜西報道,被告知分配到了省農業(yè)廳,坐在舒適的辦公室里,這讓心系育種夢想的趙瑜非常失望。為了完成自己的育種夢想,他多次找領導談話,軟磨硬泡要赴武功搞育種,最終領導執(zhí)拗不過,同意他來武功從事育種工作。
“剛來武功,很多科研單位都在搞育種,最后就選擇了武功農校(楊凌職院)
從事育種。”趙瑜說。
1965年,扶風縣豆村農場劃分給學校,作為育種試驗基地,趙瑜在這里一扎根就是56年,期間除了三年歸屬權問題,
其余時間皆在農場搞科研。
“剛到農場時,只有荒草地,吃水要去幾公里外的縣城拉,很多學生叫苦連天。”
但是于趙瑜而言,仿佛來到一塊風水寶地。
半個多世紀以來,農場從起初的一片荒地變成育種試驗田,每一寸土地,都飽含著趙瑜的心血與汗水。“育種需要適宜的自然環(huán)境,這里土層深厚,空氣清新,環(huán)境特別好,很適合搞育種。”趙瑜說。
9個新品種推廣8000多萬畝 助農增收48億元
對育出的每一個小麥新品種,趙瑜都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備加呵護。
在豆村農場的56年來,趙瑜共育出9個小麥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8000多萬畝,遍及黃淮麥區(qū),為農民增收48億元。“武農148”優(yōu)質、高產、廣適,最高畝產達614.8公斤;“武農986”越冬性好,稈硬抗倒,畝產500公斤至600公斤;最新育成的“武農981”和“武農988”,大穗大粒優(yōu)質超高產……條件越是艱苦,趙瑜的育種夢就越堅定,為此學校有關領導為他豆村農場的住所起名“麥香苑”,正是憑著對小麥育種半個多世紀的情懷,趙瑜才一路豪“麥”的走來。
除了割舍不斷的“育種情懷”,趙瑜還時刻牽掛著老家的鄉(xiāng)親,為改善家鄉(xiāng)百姓的生活條件,趙瑜無償提供1.5萬公斤小麥原種;為鄉(xiāng)親致富,他自付運費引進45萬公斤馬鈴薯良種讓大家試種;在給群眾提供技術咨詢服務時,從沒要過一分一厘……
通過遠緣雜交的方法,歷時20多年的研究,趙瑜最新育成的大穗大粒優(yōu)質超高產小麥品種“武農981”、“武農988”,已通過國家審定,并大面積推廣種植,這將對提高我國小麥單產和綜合生產力,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fā)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