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08:52:00
新一季的麥子收下來后,還未來得及裝入糧倉,村莊里的人已經(jīng)迫不及待想要品嘗它的麥香味兒了。
打從收割麥子開始,被田野包圍著的村莊,空氣里就有一股清甜的麥香氣息,在慢慢地翻滾、涌動著。等到揮起鐮刀,收割回來,再碾壓晾曬完,所有人掩藏在烈日下的渴望與期盼,再也沒有辦法繼續(xù)躲閃了。
這時候,村口那個小小的面粉加工店,沒了平日里冷冷清清的狀態(tài),開始異乎尋常的熱鬧起來。兩個碩大無比的磨面機(jī),已經(jīng)開足了馬力,全力以赴地為十里八鄉(xiāng)的村莊人所期盼的第一口麥香而不斷努力著。
在收入相對局限的那個年月里,村莊人對于生活的新鮮感,多數(shù)來自于當(dāng)季農(nóng)作物的第一口鮮香味道。比如說第一口麥面的味道,第一口糜子米的味道,第一口土豆的味道,第一口玉米碎的味道等,這成了他們潛移默化中的共同認(rèn)知——嘗鮮。
嘗鮮,這聽起來是多么美好動聽的一個詞語。
沒人理解到的另一層原因是,在生活相對艱苦的年代里,人們沒有太多的副食品來改善平淡的生活底色。對于田間各種農(nóng)作物的嘗鮮之舉,隱匿著太多的無奈和渴望。
從麥子磨成面粉的過程,我還能夠記起。首先是要將曬干的麥粒,倒進(jìn)大鐵盆中反復(fù)清洗,借助與水分的親密動作,完成淘盡泥沙的過程。緊接著,在蛇皮袋子上稍作晾曬,這時的晾曬,不需要像剛碾場結(jié)束的麥子那般,曬得咯嘣脆,能崩掉牙齒的那種。因為將麥粒倒進(jìn)磨面機(jī)后,它會在奔向面粉的過程中,被滾動的各類齒輪作用下的狹小空間,再度烘烤和蒸發(fā)。
一顆完整的麥粒,在進(jìn)入磨面機(jī)后,會分為三個部分:麥麩、麥皮粉(坊間俗語稱之為“紅面”)、麥芯粉。磨面機(jī)在將其一分為三的過程中,巧妙地將它們區(qū)分開來。順著不同的斗子漏出來,便是不同的成分。
那時的村莊人,誰家的案板上,都會有純麥皮粉做成的饅頭和包子。母親為了讓我和妹妹盡快嘗到新一季的麥香味,她會將土豆切成丁,和上各種調(diào)料,然后蒸出幾鍋大包子來。麥皮粉泛紅的形體里,本來有點澀口的味道,也完全地被調(diào)料的芳香和土豆的香甜掩蓋了起來。
咬上一口土豆為餡、麥皮為底的家常包子,那味道別提有多美味了。
至于麥芯粉,它顯然比麥皮粉的味道更為喜人。鄉(xiāng)村里無論男女老少,可能會有人拒絕麥皮粉做成的紅面饅頭,但卻無法去拒絕麥芯粉制成的各類食物。
村莊人的奇思妙想,在征服食物的道路上,可謂是清新脫俗。有人為了模糊麥芯粉與麥皮粉之間過于明顯的區(qū)別,想出來兩者合二為一的辦法。具體的操作是,將兩團(tuán)分別以麥芯粉和麥皮粉和成的面團(tuán),快速地糅合在一起,從而誕生出白里透紅的面粉混合物來。
那時的我,以及村莊里的每一個人,在面對新一季的麥香味時,沒有幾個人有足夠的勇氣去拒絕這樣的“嘗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