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7 09:56:31
據(jù)中國氣象局消息,7月16日,“初伏”開始,又將進入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全國多地都將開啟“蒸烤”模式。
“加長版”三伏有40天
中國氣象局介紹,今年的初伏(也叫頭伏)是從7月16日至7月25日,末伏(也叫三伏)是從8月15日至8月24日。初伏和末伏之間的時間都是中伏,有20天。也就是說,今年“三伏”又是一個“加長版”。
據(jù)了解,我國古人采用“干支紀(jì)事”的方法用以計年、計月、計日、計時。所謂“干支”就是十個“天干”和“十二地支”。傳統(tǒng)的推算方法規(guī)定,二十四節(jié)氣的“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二十四節(jié)氣的“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總稱為“三伏”。
但由于“夏至”與第一個庚日之間的天數(shù)幾乎每年都不一樣,所以與“三庚”的天數(shù)也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中伏”天數(shù)則不固定。當(dāng)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xiàn)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為10天,有時為20天。
為何三伏天最難熬?
夏天,北半球傾向太陽,太陽光的方向與地面近乎垂直。夏至這一天,太陽在天上最“高”,理應(yīng)是最熱的一天。但在實際上,最熱的天不是夏至,而是一個多月后的“三伏天”。
為何三伏天最難熬?中國氣象局表示,主要的原因是地球被濃密的大氣層所包裹。太陽光并不直接加熱靠近地面的空氣,而是先加熱地面。地面再通過紅外輻射、空氣對流和水分蒸發(fā)把熱帶給空氣。每平方米的地表上面,有大約10噸的空氣,可以儲存大量的熱。這就使地表的溫度不會太高。到了晚上,這些熱量又使地表的溫度不致過低。這樣,地球上的晝夜溫差只有幾攝氏度到十幾攝氏度。因此,每天的平均溫度就不完全取決于從太陽得到多少熱量,而是每天得到的熱量和散失的熱量之間的差,即積累的熱量的凈變化。
夏至那天北半球從太陽那里接收到的熱量的確最多,但是在夏至過后的幾十天中,雖然太陽的位置不是最高了,但還是相當(dāng)高;日照不是最長了,但還是相當(dāng)長。每天接收到的熱量還是超過散失的熱量,所以溫度不斷升高。只有當(dāng)太陽足夠“低”,每天接收的熱量少于散失的熱量后,溫度才開始降低。
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加上七八月,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加強控制中原大部分地區(qū)。高壓內(nèi)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也就更熱。
古籍中是怎樣記載“三伏”的?
對“三伏”的記載,可見于《史記·秦本紀(jì)》:“秦德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以狗御蠱”。對于“初伏”,南朝劉宋裴骃在《史記集解》中解釋說:“六月伏日初也。周時無,至今乃有之。”唐朝文人張守節(jié)在《史記正義》中解釋得更為詳盡、清楚:“六月三伏之節(jié)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
漢代學(xué)者劉熙在《釋名》也記載:“三伏者,庚金伏于夏火之下。金畏火,故曰伏?!睎|漢史學(xué)家班固在《漢書》中也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于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p>
“三伏”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具有一定的指導(dǎo)作用,因此古人在農(nóng)業(yè)書籍中也有記載。南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中說到“小豆”時就記載到:“夏至后十日種者為上時,一畝用子八升。初伏斷手為中時,一畝用子一斗。中伏斷手為下時,一畝用子一斗二升。中伏以后則晚矣?!边@里的“斷手”是“斷止”“停止”之意,指初伏終了前要完成小豆的播種。
在北方,民間還“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芥菜”的諺語,是說頭伏開始種蘿卜,二伏種白菜,秋末冬初可獲豐收,過了季節(jié)可能就會白白浪費種子了。
三伏天不僅氣候炎熱,而且雨水集中,有時還會出現(xiàn)冰雹,有些地區(qū)還會連下幾天暴雨,形成洪災(zāi),古稱“伏汛”。農(nóng)諺“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農(nóng)民喜、小暑防洪別忘記”等都是在提醒人們在炎熱的數(shù)伏天氣里,既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又要重視防汛工作,防止災(zāi)害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