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8 10:51:59
后期國內植物油將迎來傳統(tǒng)的“雙節(jié)”備貨旺季,消費或將有起色,與此同時,進口大豆到港減少,豆油處于去庫階段,現貨基差堅挺,雖然近期棕櫚油買船較多,累庫現象明顯,但隨著豆棕價差擴大,棕櫚油性價比更勝一籌,或將奪回市場份額。
7月至8月是美豆關鍵生長期,作物正常生長疊加擴種,美豆新作一步步朝著豐產的預期走去。眾所周知,美豆歷來會在8月的天氣題材上給自己“加戲”,且8月份的供需報告很有可能會再次調整新作播種面積,這些都是市場潛在的風險。
8月份為美豆2021/2022市場年度的最后一個月,目前已完成美豆年度計劃出口量的90%。USDA此前多次下調美豆出口預期,因中國的防疫措施、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全球商品價格上漲,削弱了中國對油籽加工、蛋白粕和植物油消費的需求。據鋼聯統(tǒng)計,8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為680萬噸,9月份為610萬噸,將明顯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進口大豆壓榨虧損,令油廠買船意愿下降,7月份開始,進口大豆到港數量明顯下降,之后油廠開工率和壓榨量將明顯不如前期,壓榨高峰已過,豆油供應整體將減少。進入8月后,國內傳統(tǒng)的“雙節(jié)”備貨季將開始啟動,植物油消費需求或將好轉,豆油預計將進入去庫存階段。 國際棕櫚油價格大幅下跌之后,我國進口棕櫚油利潤好轉,買船增多,近一個月港口庫存明顯回升,且隨著近期跌勢趨穩(wěn),市場緊張情緒有所緩和,需求增加,貿易商挺價意愿較強,市場基差報價堅挺。
國內植物油基本面將隨著備貨的開啟而逐漸好轉,對豆、棕油價格都有一定的支撐。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市場的投資情緒依舊受宏觀因素影響,后市還需關注美聯儲、俄烏沖突及能源走勢等題材。